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花香范文网欢迎您!
花香范文网花香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作文 > 小学作文 > 小学六年级 正文

中秋节假期作文六年级优秀范文3篇(6年级中秋节作文)

2022-12-07 19:27:33小学六年级

中秋节假期作文六年级优秀范文3篇(6年级中秋节作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中秋节假期作文六年级优秀范文3篇(6年级中秋节作文),供大家参阅。

中秋节假期作文六年级优秀范文1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确,此时在外的游子格外的想家。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中秋吃月饼。最先见于苏东坡的“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之句。唐和五代时赏月的食品只见有“玩月羹”等,未见有月饼。月饼作为一种食品的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始见于南宋的《武林旧事》。明代以来,有关中秋赏月吃月饼的记述就更多了。《宛署杂记》说,每到中秋,百姓们都制作面饼互相赠送,: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场店铺里卖的月饼,多用果类作馅子,巧名异状,有的月饼一个要值数百钱。《熙朝乐事》里也说,八月十五日称为中秋,民间以月饼作为礼品互相赠送,取团圆之义。这一天晚上,家家举行赏月助家宴,或者带上装月饼的食盒和酒壶到湖边去通宵游赏。在西湖苏堤上,人们成群结队,载歌载舞。同白天没有两样。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各省百姓中秋夜赏月的盛况。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月饼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工艺越来越讲究。咸、甜、荤、素各俱异味;光面、花边,各有特色。

“月到中秋分外明”时值良辰,登高望远,极目天涯。

  晚上,女儿手捧月饼,嘴啃香菱,嚷着让我和她一起赏月。于是,我们来到阳台,仰望天穹,只见一轮金黄皎洁的圆月挂在无边深邃的苍穹,散发清幽的光辉,给这个最富于浪漫色彩最具诗情画意的节日平添了几多遐想和诗思。夜纯净如水,月皓然盈空,一股怀古的情思悄然涌起,就如这月光轻悄地渗我心头;又似触摸到了一种淡然的宁静,清凉盈润。

  在静谧的夜里,我静静地聆听月光如清泉的声音,聆听心海的如琴声般的私语。生活中总有一些事让我们感动,总有一些情让我们难以释怀,心存一份感激,守望中秋的温暖在心底不断地绵延。

  桂花香飘云天外,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天的心情如同月儿感觉格外的圆……!

中秋节假期作文六年级优秀范文2

  又是一年中秋时节,凉风习习、桂花飘香、圆月如盘,空气中弥漫着香甜、幸福、团圆的味道。

  中秋,便是团圆。唐朝张九龄心系家人,挥笔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宋朝苏轼思及兄弟,对月吟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朝徐友贞感慨“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现代诗人艾青说“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

  从出生到现在,几乎每一个中秋节我都是和父母、爷爷奶奶一起过的。昏黄的灯光下,我们围聚在一起吃晚饭,说说工作、学习中的趣事,谈谈最近的热点新闻,平常的思想交流在中秋这一天显得格外温馨,我知道,这是因为大家在一起。

  我家的中秋团圆总有一些缺憾,因为假期短暂,总是无法和远在外省的外公外婆一起过节。沐浴着皎洁的月光,品尝着香甜的月饼,妈妈的心里总是十分挂念他们,我也一样。

  妈妈说,从大约20年前她去北京读大学起,中秋节便很少能和父母一起过,公安大学管理严格,除非寒暑假,基本上不能请假回家。毕业后,她到杭州工作,从杭州交警到海关缉私警察,节假日常常需要值班备勤,回家探望父母的机会依旧不多,对他们的愧疚和亏欠却越来越多,只能在中秋来临前,想办法接两位老人来杭州过节,或者给他们精心准备礼物,在过完节后调休去探望他们。

  总有一天,我会长大,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也许会去远方学习、工作,也许也会像妈妈一样,有很多个中秋节不能和家人一起过。想到这,我的心里有些难过,眼睛也渐渐模糊了,妈妈温柔地摸摸我的头,“傻孩子,只要你的心里对我们有爱,一家人的心在一起,不也是另一种团圆吗?”

  是啊,不论我去了哪里,那份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都不会改变,因为这份情感,每日都会如中秋般美好,我终于明白了!

  因为有你,所以中秋……

中秋节假期作文六年级优秀范文3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而制作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记》曰:“八月十五日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清代,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月饼到处皆有。清代诗人袁景澜有一首颇长的《咏月饼诗》,其中有“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等句,从月饼的制作、亲友间互赠月饼到设家宴及赏月,叙述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