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花香范文网欢迎您!
花香范文网花香范文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反思 正文

小学品德学科培训心得体会3篇 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反思

2022-10-06 17:50:10教学反思

小学品德学科培训心得体会3篇 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反思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分享的小学品德学科培训心得体会3篇 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反思,供大家品鉴。

小学品德学科培训心得体会1

  2012学年第一学期从化市小学品德学科工作总结

  本学期,从化市小学品德学科根据广州市教研室新学期有关工作思路和本学科特点,瞄准新修订的课标内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突出德育课程特色,继续深化“分层推进、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提高”的工作策略,继续开拓促进学科名师成长的路径,聚焦有效教学,深化“教学案例研究”,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以课题引领的方式继续为德育课程基地学校特色发展及学科骨干教师提供专业化支撑与服务。在各教育指导中心、各校的紧密配合下,我学科在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高骨干教师理论水平

  本学期,我市品德科采用“走出去、请进来、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围绕深化学科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与评价改革,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等重点进行学习与专题研讨。学习内容包括课标新修订的内容、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等相关理念。

  1、参加广州市的骨干教师的理论学习

  2012年9月24、25、26日,我市品德科教研员与11名品德骨干教师参加了广州市组织的“小学品德科理论学习”,本次学习的主题是“解读课表修订细节,探究课改实验新路”。会上,广州市小学品德教研员姚顺添老师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言向与会的老师进行了《新课标解读与案例分析》,姚老师给我们解读了课标修订的具体内容,并结合理论和实例深入分析了课标修订的原因。荔湾区小学品德教研员伍宝琴老师和萝岗区的教研员周宇轩老师则进行了《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教学运用》的专题讲座,两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向老师们讲解了新修订的课标细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课标修订的内容。三位老师的精彩讲座,无不让我市骨干教师在理论学习、交流中更容易地掌握课标新修订的内容和如何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体现、落实修订的内容等理论知识。本次学习,更好地打造了市级的学科骨干层,让更多参与培训者走进研究中来。

  2、召开科组长专题培训活动

  10月19日,我学科在街口街中心小学召开了主题为“解读品德课标修订细节”的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从化市新一届品德学科的教研会理事,中心教研组的成员以及各学校的品德科组长。会上,教研室的李婉萍老师为新一届的广州市中心组成员和从化市中心组成员颁发了聘书,勉励她们继续为品德学科的教研作出贡献。接着,街口街中心小学的孙杏芳老师和雅居乐小学的殷碧燕老师分别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标的修订细节进行了解读。两人把课标实验版和修订版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并结合自己的实施经验进行深入浅出的说明,让与会的老师对课标新修订的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为以后的教学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最后,李婉萍老师还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布置,并对与会老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3、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

  本学期,每次广州市开展的教研活动,我市都安排骨干教师参加。12月13日,安排10名教师到广州市天河区中海康城小学参加广州市小学品德农村教师手拉手“一课两讲”听课研讨活动;12月28日,安排11教师到广州市协和小学参加广州市小学品德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研讨会。12月28、29日,安排22位教师参加“广州市教育局对口帮扶我市北部山区镇师资培训活动”。通过参加这样的教研活动,使教师置身于浓厚的研究氛围中,促进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不断壮大我市品德课程骨干教师队伍。

  二、加强团队建设,发挥教研会的引领作用

  1、做好新一届教研会换届工作

  本学期,我学科顺利完成广州市品德教研会及从化市品德教研会的换届工作,进一步发挥新一届教研会的专业引领作用。

  10月18日,我市的教研员李婉萍老师、雅居乐小学殷碧燕老师、街口街中心小学孙杏芳老师3位老师到广州市教研室参加广州市新一届小学品德教研会理事成立大会。会上,李婉萍老师被推选为常务理事,为信息部部长,主要负责学科网站的建设。

  10月19日,我学科在街口街中心小学举行了新一届小学品德教研会理事成立大会。会中,各位理事按照程序,进行投票选举,初步推选街口街中心小学的邝伟东为品德教研会的会长,流溪小学的刘丽萍和教研室的李婉萍老师为副会长,由教研室李婉萍老师兼任秘书。会议的最后,李婉萍老师提出:我市教研会各理事要相互配合、协调好各项工作,使我市小品科的各项常规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教研会理事认真学习主攻年段的教材,熟悉教材,通过分工协助各教育指导中心组织所在镇或片的品德学科的教师开展教材分析、教学研究的活动,做好教学调控和指导工作,以进一步提高其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与帮助。

  2、加强特约教研员、理事成员及中心组成员等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1)12月18日,我市的广州市特约教研员李婉萍老师参加了广州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第十五届特约教研员结题培训会。

(2)9月,我学科向广州市教研会推荐河滨小学钟慧娟老师、江埔街联星小学马佩仪老师为新一届中心组成员。

(3)我学科根据各校提供的名单,成立了共13人的从化市小学品德中心教研组,以进一步扩大我市小品科的骨干队伍。

  特约教研员、理事成员及中心组成员等骨干教师要围绕品德学业评价标准开展基本课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提炼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学科经验,进一步提高对学科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驾驭、指导能力,充分发挥名教师的专业辐射和引领作用。

  3、充分发挥教育指导中心、直属学校的指导作用

  我市要求各指导中心、直属学校品德科组要关注校本教研,规范教研组的活动,规范课堂教学秩序。鼓励教师切实改革教法、研究学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活泼、有成效。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时间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为教师实施新课程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三、开展听课调研,深入了解学科教学现状

  为了深入了解我市小品科的教学现状,及时发现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反思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新课程改革不断引向深入,从而提高我市小品科的教学质量,本学期,我学科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类听课调研活动。

  1、到乡镇小学听课调研

  本学期,我学科到鳌头镇水西小学、鳌头镇同心小学、温泉镇中田小学等9所学校进行听课调研活动。通过听课不难看出,我市小品科在学校领导及教师心中的地位有所增强,教师对本学科的研究有所提高。但是,也可以明显地看出:课堂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城区小学与乡镇小学差距较大,乡镇普通老师对教材研究不深,课标修订的内容理解不够,课型模式的特点体现不强,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整体的教学水平仍有待提高。

  针对这一现状,我学科召集教研会理事及部分中心组成员为改变这一现象出谋划策。最后,我学科决定从下学期开始,由教研会提供优秀的教案给全市的品德教师使用。教案的编写工作则

  由教研会及主任室在我市推选12所教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的城区小学承担。在本学期末,教研员已经布置了教案编写的工作要求,以便下学期能按期下发教案。

  2、到直属小学听置换老师的课

  执教置换工作是我市本学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了解置换老师在直属小学的任教情况,本学期,我学科到流溪小学、河滨小学、西宁小学听了4位置换老师的课。从听课的情况及跟老师的交流中,可以感受到,置换老师在新的岗位工作,有很大的收获,对于本学科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提高。为继续了解跟进置换老师的教学情况,我学科安排了这三所直属小学的品德理事与置换老师结对,随时帮扶,并提出下学期将继续跟进听课调研的要求,以借此促置换老师尽快成长。

  四、聚焦教学案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积极开展“磨课”活动

  本学期,我学科积极开展“磨课”活动。雅居乐小学殷碧燕老师承担了这一项任务。(1)选课。9月中旬,在接收任务后,教研员李婉萍、殷碧燕、市中心组成员雅居 乐小学邱丽珍等5位老师商量讨论,确定了教学的内容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2)集体备课。11月上旬,我学科邀请了萝岗区教研员周宇轩老师到我市为殷老师的课进行集体备课。参与集体备课的还有教研员李婉萍,广州市中心组成员、从化市理事河滨小学钟慧娟,广州市理事、从化市理事街口街中心小学孙杏芳等8位老师。

(3)第一次试教。11月中旬,集体备课后,殷老师进行了第一次试教,雅居乐小学品德科组的老师参加了听课,并在议课时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4)第二次试教。11月下旬,在听取了科组老师提的建议后,殷老师进行了第二次的试教,参加听课、议课的除了学校科组的骨干教师,还有他们学校的林洁副校长。

(5)第三次试教。12月25日下午,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小学品德教研员姚顺添、广州市小学品德教研会副会长谢衍庆,广州市小学品德教研会常务理事周宇轩、闵玉鹏,从化市教研室小学品德教研员李婉萍及学科的其他理事一行8人到雅居乐小学听了第三次试教。随后,姚老师就学校的德育课题及品德学科教学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姚老师提出:一节课呈现的是一种课程文化,课堂教学的文化要与学校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每一节课都要凸显学校“雅乐”文化的内涵。姚老师认为要上好品德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体的把握,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它的广度和深度,做到突出主干、聚焦主题。如要关注淡水资源的来源与分布,为什么要珍惜水资源等(2)要努力发掘学生的资源,拓展教学的探究空间,丰富教学的内容。(3)要关注学生的在场因素,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等,引发学生身边的话题,尤其是融合学生的经历经验,引发共同遭遇,产生共鸣等。(4)要重视学生合作探究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6)展示课例。12月28日,殷老师在广州市荔湾区协和小学进行课例的展示。殷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找出做过的与水有关的事,生活中其它用到水的地方,停水时出现的状况与感受,淡水的稀缺??学生们在各种体验活动中,感知到我们的生活时刻离不开水,也认识到淡水资源的有限,初步树立了保护水的意识。评课时,广州市小学品德教研员姚顺添老师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广州市小学品德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研讨”进行了到位的点评。他认为:这节课例都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理念,能立足于学生的主动、互动、灵动的课堂状态,体现优化的教学策略,寓教于学,寓学于乐。同时,姚老师提出: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中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教学的细节,建立细节仓库,成就细节优势。作为教师还应进一步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关

  注学生的课堂感受,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发掘学生的在场因素,透视学生的生活经历,形成学生的共同遭遇,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2、开展“有效教学模式”教学案例评比活动

  为了让教师能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中心组开展的基本课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活动,我市开展了以“有效教学模式”为主题的教学案例评比活动。开学初,我市就制定了本次案例评比的方案,让教师有目的地进行研究。第十七周,我们一共收到各直属小学,指导中心上送的作品111份,经教研会理事和部分中心组成员的认真评审,共评出一等奖33人,二等奖37人,三等奖41人。在本次的比赛中,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比以往有很大提高,教师们用先进的理念和生动的例子探讨了“有效教学模式”的途径与方法,有效促进了教师从理性的视角、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成为善于理性思考的教育者,再从观点与角度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课题研究引领,关注学科教师成长

  1、我学科积极参加广州市举行的学科小课题成果评选活动,在9月下旬,我市向广州市上送了9所学校的小课题研究成果材料。

  2、做好学科网站的建设。本学期,我学科不断完善学科网站、小学品德Q群等通讯方式的建设,为学科教师的沟通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3、积极开展优秀学科教研组评选活动。本学期,我学科组织部分理事、中心组成员对学校上送的优秀科组的评审材料进行认真地审核,并把评选的成绩上报教研室主任室,并在理事会议中,要求各校要加强学校科组这个教学最基层组织的建设,确保课程与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同时注意资料的积累,为下学期的广州市优秀学科教研组的评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六、做好“广州市第四届快乐学法律”成果展示的准备工作

  开学初,我学科就推选了雅居乐小学、希贤小学、太平镇中心小学代表从化参加广州市教研室小品科与《现代中小学生报》联手召开“广州市第四届快乐学法律”成果展示活动。要求这三所学校要按照活动的要求,做好节目展示的排练等工作,为本次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七、努力方向:

  本学期,我们的工作在广州市教研室和我市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知道,教学研究是无止境的,我们将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搞好校本教研,使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活动进一步科学化,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将继续配合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踏实前进。

  从化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小学品德科

  2013年1月21日

小学品德学科培训心得体会2

  浅谈品德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从化市品德科科组长和骨干教师举办的小学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培训,认真聆听了来自萝岗、番禺、越秀、从化等多位专家精彩的讲座,欣赏了专家们带来的示范课。通过学习,我领略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和一线教师的风采,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对今后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入的领会思想品德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真正理解了品德课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更让我认识到要做好一名教师,不仅需要有无私的爱心与高尚的师德,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思想与育人艺术,全面的合作意识和终生学习的理念。在此,我想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参加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感受名师风采

  4月19日,省特级教师胡梅芳讲授《2011版品德新课程标准解读》中曾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品德与生活良好的开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道德知识和行为的渴望。”当教材的内容距离学生实际生活很远的时候,我们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实施具有实效性的德育?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品德这门学科的导向。胡梅芳教师的精辟讲解,让我领略在教学中学会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分解课时目标是极其重要的。“小学品德课教师的备课与上课”和“小学德育化课程活动化教学思考与实践”,新的品德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5月16日,李晓程教研员讲授《小学品德课堂不同题材的教学模式》时提出:“德育应以生活为本源,从生活出发,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惑,构成了德育课程的基点与本源。”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品德与生活教学提倡课程内容生活化,但绝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课程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提炼典型生活场景,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进行学习。

  三、明确学习的目标,在实践中提升自身价值。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提升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在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

  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拓展外延,活用生活资源。最后,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通过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自己的认知去认识世界,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四、学习的收获

  1、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活动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

  2、结合学生生活,提炼典型场景,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进行学习。

  3、要注重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力求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品德课堂知识广泛,只有做好品德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才会使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品德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学无止境,教海无涯。培训的时间虽说短暂,但让我发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引领,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把培训中学到的新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模式运用到课堂上,让学生乐于学习,喜爱老师,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品德学科培训心得体会3

  小学品德学科培训心得体会

  千金小学

  邱洁

  9月份,我有幸参加了赴省小学品德学科培训。聆听了几位专家做了精彩的讲座。让我认识到要想做好一名教师,不仅需要有无私的爱心与高尚的师德,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较强的教学能力,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思想与育人艺术,全面的合作意识和终生学习的理念。在此我将这次的学习情况作以总结。

  一、感受名师风采:

  通过学习,我领略了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和一线教师的风采,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多年萦绕在心间的困惑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同时,这次培训使我对今后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深入的领会思想品德新课标的精神实质,真正理解了思想品德课的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8月12日,省特级教师经建美讲授《有形无痕——品德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中曾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品德与生活良好的开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道德知识和行为的渴望。当教材的内容距离学生实际生活很远的时候,我们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实施具有实效性的德育?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品德这门学科的导向。学会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分解课时目标是极其重要的。“小学品德课教师的备课与上课”和“小学德育化课程活动化教学思考与实践”,新的品德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无论任何版本的教材,小学阶段的知识是“散点式”存在的,缺乏系统性,根据“回归生活”的理念,将知识点分散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这种“散点式”的融入在1---4年级和5---6年级的力度是不一样的。

  二、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

  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8月12日,省特级教师经建美讲授《有形无痕——品德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中又提出;德育应以生活为本源,从生活出发,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惑,构成了德育课程的基点与本源。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品德与生活教学提倡课程内容生活化,但绝不是生活内容的简单翻版,课程内容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学生的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提炼典型生活场景,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进行学习。

  三、终身学习的理念扎根心中

  给我们授课的教师也不是生来就是专家,他们也是每个地区的一线品德教师。我要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多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四、每一次学习都会有新的收获

  通过本次培训我有以下体会:

  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教育学生“从品德的角度提出问题”。

  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

  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品德课堂神秘重重,困难也重重。总之,只有作好品德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才会使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品德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短暂的几天培训,我发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得到了引领,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人的成长,不在于有无得失,而在于学习如何有得有失。这次培训会议,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感受深刻。